close

Ritter, Dene, Voss.jpg  

  經過《阿波隆尼亞》((A)pollonia)的艱澀洗禮之後,對於波蘭戲劇覺得是前一晚需要睡飽飽和做足功課的「課程日」。而藝術節很貼心的印製了小巧的藝讀冊,裡面的劇本和導演筆記還有人物小介紹都有一清二楚的詳細文字,讓我在觀戲的時候有了那麼一些些的了解。看完雖不至到喜愛,但還算喜歡的,是屬於中規中矩的那種戲劇。

  不同於有距離且難懂的《阿》劇,《麗特、丹妮、佛斯》(Ritter, Dene, Voss)沒有深難的故事,但是在台詞上卻有一大堆的獨白和哲學理論,依然是看的很累(外加字幕的時間太底累了)。我滿喜歡這個故事的,在傳統束縛之中,以咆嘯、飆罵的言語道出痛苦難堪的內心感受,對於親情的負面思想也頗有深刻。對我來說,裡面的三個角色,都只是對傳統的包袱感到鄙視和惡心,想擺脫這些事物。麗特像是站在丹妮與佛斯之間的火藥瓶,一字一句都對著兩人之中挑間,其實心中一直都對有著精神病的佛斯和關心弟弟的丹妮感到同情與安慰;丹妮則是三人的姊姊、支柱,滿心期待著會有個合乎理想的完美午餐,卻被麗特挑撥,佛斯也異常大鬧感到羞辱和難過,直到最後崩潰無奈;佛斯則是整個角色的核心,於我來說,其實佛斯這個角色並不是有精神病,他只是用大量的言語和自說自話去表達自己內心的壓力與痛苦,他不要姊妹們的同情,只希望有人能懂他的想法,並且尊重他。我想這三人都有一定的愛,只是對於另一人的行為和言語感到抓狂,如同我們喜愛自己的親人,但看到親人作出令自己反感的動作覺得討厭的意思一樣。即使有包容,在之中有一點點的厭惡。

  如同宣傳DM上說的一樣,三個傑出的演員是在舞台上找到自己生存的樣子,真的,三位演員的演技就像是角色上身,完全就是他/她,非常棒,而且連演了15年不成習慣才怪呢!(還跟我同年代呢!)我很喜歡戲的舞台設計,呈現的是一個有歷史的家庭客廳,像是整個鏡頭框住這一家的動作與行為,牆上的人物肖像畫像是警告著劇中的三人,不可違逆、掙脫傳統。而導演陸帕(Krystian Lupa)在舞台調度的確有影像感,一段佛斯用力甩開丹妮給他的湯匙然後掉落在地上的場景就像特寫那支湯匙一樣,多場爭吵戲也一樣有鏡頭感,十分出色。這個劇本在觀後讓我想到《真愛旅程》(Revolutionary Road, 2008),描寫的東西不同,但氛圍是一樣的,試圖褪去枯燥煩人的傳統,也在爭吵之中想得到完美,卻得到兩敗俱傷的結果。

  也許我們都是這三個角色,只是想要盡力做好自己心目中的事情,卻被外在風氣一再地影響和束縛,無法自拔與控制,這不就是現在的人們嗎?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
時間:2011/07/31(日) 14:30
座位:Row 6, No 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