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ollonia.jpg  


  從觀賞演出完至今,我仍然無法明確的形容我對本劇的感覺,它並不親民,不懂得希臘戲劇的門道者(就像我)會看的很吃力。但至少可以了解到劇本身要帶來的批判以及思考。

  本來買票是為了四個半小時的馬拉松,以為會像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的《眾聲喧嘩》(Lipsynch)那樣子的引人入勝,連劇情都沒看就買了,結果卻意外是個艱澀難懂的歷史劇。還好選擇了在開演前去聽導聆,多少也了解全劇主要透露的東西。我是喜歡這部戲的,明亮簡潔的舞台設計,動聽的現場樂隊,近距離的多媒體攝影,演員能量強大的演出,都是我喜歡這齣戲的原因。但是劇情絕對會讓人霧煞煞,除非是懂希臘戲劇和文學的觀者。從上半場的兩個半小時的多個希臘角色拼貼,還有下半場一個半小時的疲勞轟炸的演講和不斷丟出的問題,像是未經整理的知識,混亂不已,實在是坐立難安。我想上半場眾多的希臘傳奇故事,已經讓我頭腦快爆炸了,也就不多做說明。而下半場才正式的進入到劇名:《阿波隆尼亞》。

  「阿波隆尼亞」(Apollonia Machczynska-Swiatek)是真有其人,阿波隆尼亞被納粹抓到她偷藏匿猶太人,並且審問她父親是否願意幫阿波隆尼亞頂罪,當然結果是不願意,所以阿波隆尼亞就這麼死於納粹手下。劇中阿波隆尼亞的出現只有在上半場尾聲的故事情節,下半場的中段(前段是演講)則是阿波隆尼亞的兒子幫忙她接受義人的頒獎儀式和唯一逃出納粹殺戮下的受害者女士與其家屬的對話。就從下半場來看,全劇最大的訊息就是關於
「犧牲」這件事,一路從希臘人物拼貼到演講再到頒獎典禮的現場,「犧牲」一再的被放大、被討論甚至是很直接的批判。

  在演講的段落裡,女講者從卡夫卡的著作《猴子的實驗報告》講述為何猴子要為了這群實驗人員而去做這些無聊的事情,再延伸到我們平時桌上的菜色:肉食,這些肉食又為什麼要因為我們這些人而切開它們的肉,割開它們的皮?做了這些「事情」(犧牲)之後,動物得到了什麼?就像阿波隆尼亞,在救了這些人之後,逝世了,被遺忘了,唯有得救的人記得。而最諷刺、好笑的是,遠在台灣的人們又知道「阿波隆尼亞」是誰嗎?在犧牲之時是什麼樣的局面,犧牲之後是怎麼樣的光景,也許是這齣戲給觀眾的題目。

  我想最直接的犧牲問題丟給我們的時候,是在上半場其中一段播放的一段影片,在問過一堆問題的之後的最後一個問題:「你願意為對方而死嗎?」,然後是停頓;還有希臘神話中的阿波羅走下台,眼神掃著每位觀眾詢問:「你願意為我死嗎?你願意為我死嗎?」,很直接的丟出問題,並且給予觀眾深思的機會。


  全劇的步調可以說是慢的可以,但同時也感受到導演對於「戰爭」氣氛的痛苦慢長,營造的無聲無息卻又同步感受。每一個段落都探討人性,同時也插入每位角色的痛苦之處。最厲害的地方就是使用同步攝影素材,極近距離的拍攝演員的面部表情,從頭到尾沒有歡笑也沒有悲傷,只是眉頭深鎖,痛苦。整齣戲是讓人感到不舒服的,不只是繁雜的故事細節,光是演員的肢體動作即把我懾服,著實暴力又直接,而且能量也很強大,一開口就可以說出一長串台詞,看字幕很辛苦但又驚於演員精湛演出。而現場樂團也很敬責,三不五時就給他唱一下,雖然時間拉的有點長,但可以順便休息一下,而且女歌者的歌聲也動人。至於字幕方面覺得可以翻譯出人物角色的中文還有現場樂隊的音樂歌詞,這樣會好理解一些。我想我會去表演藝術圖書館再看一次,我一定會拿著還未丟的節目單邊讀邊看!

  今年可以說是波蘭戲劇年,八月又有由波蘭知名導演克里斯坦陸帕(Krystian Lupa)帶來的經典作《麗特、丹妮、佛斯》(Ritter, Dene, Voss)。經由這場演出之後雖然並不是很愉悅,但波蘭戲劇的生猛的確驚豔到了,所以也買了票!

地點:國家戲劇院
時間:2011/02/20(日) 14:30
座位:Row 7, No 34 (1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